为进一步推动“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深入实施,结合“三张清单”培养具体要求,2024年6月6日,国核自仪召开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工作年中座谈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苗富足出席会议,人力资源部主任郭晨吉主持会议。各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导师组及学生参加活动。
座谈会旨在进一步明晰学生课题研究进展及专业实践推进情况,掌握学生动态和思想状况,倾听学生心声,深入了解联合培养师生所思所想所求,切实有效落实各项关心关爱举措。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联培质量,助力联合项目高质量发展。
联合培养工作情况介绍
公司研发总监王巍导师作为代表,在会上分享了三位学生在司专业实践推进、课题研究进展及阶段性成果。 各导师纷纷就学生的企业实践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高度评价:学生们不仅将学术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课题研究也取得预期成效,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导师们鼓励学生们在研究中要保持创新精神,注重实证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公司领导和联合培养学生互动交流
在总结发言中,苗富足对学生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强调了学生从学术身份向社会职场角色转变过程中应做的充分准备,并鼓励学生们在能力、沟通、情商以及专业领域“杀手锏”方面实现全面发展。结合自己作为研究生导师的亲身经历,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
一是要发挥个人“关键长板”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优势;二是要充分利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实践研究快速成长,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三是要把握机遇,持续进行自我提升。将学术研究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四是将此次联合培养经历作为未来事业的坚实基础,为大国重器和国家科技创新事业添砖加瓦。
联合培养学生分享心得体会
在座谈会中,学生们从入司体验、工作生活及科研学术进步等多个角度详述了他们的体验,同时对导师团队的专业指导和公司细致悉心的关心关爱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李思维(厦门大学):苗书记非常“接地气”,整个座谈会就像跟长辈面对面聊天。我想工程硕士在校企培养的过程中,不应脱离现实。应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获取新知,保持研究的学术性理论性的同时也不脱离实际性,把论文真正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陈姜文(武汉大学):从领导的演讲中,我领悟到作为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深化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人际关系、处世智慧及心态等软实力,努力成为解决问题、科研创新和领导团队的骨干,担当起新时代青年人才的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程东振(武汉大学):在企业做研究时,应当结合学术和工程各自的优势。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而工程实践则负责将这些思想转化为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迭代和实践验证,可以使研究成果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供 稿:刘雨欣
编 辑:刘雨欣
审 核:郭晨吉 贺裴